国内最近陆陆续续的复工,疫情最终还是来到了海外。现在是新西兰全国封城的第二个星期。如果说在家这件事,封城对我的影响并不大,但是不想出门和不能出门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。moona store定制的一部分不锈钢柜子也已经在海上,预计四月份头开始营业但是因为国内很晚才复工,订单迟迟才开始制作,紧接着新西兰封城四个星期,一切商业活动都停止了,所有计划都一件接一件的取消和延迟。
海外华人大部分因为看过国内的疫情最糟心的那段时期,在封城前就已经展现出无比巨大的互相理解和包容,每个区几乎都有庞大的华人社区群,我们区的群里有严格的群规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远近不如近邻!
建群的宗旨及群规:建群是为了Remuera社区的华人居民邻里相互帮忙照应,交流信息,守望互助,特别是在抗疫期间相互声援,应对紧急情况。
群管理员紧急联络电话: Jason Li 0211950668 Hugh 021819688 Jon 0212840818 Nicole Hou 021628658
1,来到群麻烦改名 在名字后边加上您的街道地址。否则会随时被无理由清除。
2,拒绝拒绝拒绝任何形式的广告和二维码!!!
3,群友之间可发布交流信息,但是敬请谅解请避免多条和大部分人无关的来往信息,感兴趣双方可私信交流细节甚至单独组建小群。以免信息繁多令其他大部分人错过重要信息!
4,特别时期如果谁家遇到问题, 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报警111,并马上在群里发求救信息:发定位+SOS,或者最快速度语音说明地址、对方人数、携带武器与否。 家里有警报器的把警报弄响,以方便群友找到你。
5,群里住周边的男士可以出动的呼一声,到达后不要单独行动,可以在车里按喇叭,等人多的时候再行动,以驱散对方为目标,尽量不发生肢体冲突,千万要记得保护好自己。
6,群里剩下的人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报警,并通知群友以免重复报警,紧急情况打111,非紧急打105,警方一定会回拨!然后在到群里喊一声。
7,转发信息以新闻或者自己(朋友)亲身经历为准,避免不实信息引起不必要的恐慌。
8,拉人进来前请确定对方的物理距离是否在以Remuera Town Center为中心的半径5分钟车程以内,并先发群规给对方知晓,谢谢配合!!
* 新西兰卫生部24小时热线:0800 358 5453
* 新西兰新冠病毒疫情监测官网:https://covid19.govt.nz
* 疫情期间种族歧视反馈热线:021 191 0673(邓警官)
*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领事保护应急电话:04-49950200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我想这样的场景,希望仅有这一次。
这是一款江南布衣的包,售价人民币365,差点买,因为颜色很特别,是编织的还有百褶的褶皱,尺寸40×30cm。很喜欢这样的款式,索性做一个皮的。
发金属薄荷绿色的皮买了有好一阵子了,不是真皮,人造的,皮质很硬,薄但是挺,挑来挑去这张皮合适。细节上因为叠起来缝,里边空间很窄,只能一次穿一层洞,来回比原本一次两层洞来的慢很多。把手是两层红色的软皮。最喜欢的细节在正面把手延伸的地方,每个洞口出来绳子,本来想把编制做在这里,就像多出来的一片布,但是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就索性只留了几根……
在Pinterest搜集了不少编织的图片,很想学习系统的textile design,不是像我这样想到一个是一个的尝试。之前编织成像一块布的毛线,沉甸甸的很厚实,因为不知道怎么结尾打结,留着多余的打底的线,好像一只毛线水母。
翻到一个博客的教程,她是用毛毡,因为文章不是英文,还用了google翻译,http://vonmri.blogspot.com/2014/03/filz-und-kunstleder-kissen.html?m=1,还好我储备了不少的皮料,不然根本不够,蓝色的买的时候看着说是小牛皮,但是应该也是假皮,植鞣革因为光照颜色不均匀,这种自然生长的颜色是我心头的爱。
这一个月做了三件皮制品,还有给钥匙圈加了皮环。第三件只是皮质的内胆,整个包是编织的,之前做过一个迷你版本给zxr,把手和迷你版一样,捆好绳子再包着皮,但是这次把皮打湿了固定成u形,皮的可塑性是有记忆的。内胆是用剩下的皮料做的,保留着毛边缘,根据毛边缝线,这还是第一次,很潦草,右边的宽度和左边是对称的。
在针头穿过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又打了个死结在边上,我小心翼翼的用针头挑开打结的地方,突然想到dd,蛮想开个小工作坊教做皮具,满足自己想教人的欲望,可以有机会问问他。挑开打结的时候,想到澳洲那个皮具工作坊simetrie里面除了设计师以外还有一个人,介绍说她擅长解决问题。我可能也适合这样的角色,愿意花十分钟才把线解开,但是肯定是除了这个小问题以外,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。
在Spotify找到一个叫pure mellow jazz的歌单,觉得特别放松。在很小的时候,老爸带我去逛街的时候都会去百货顶楼看相机,电视,音响。尤其是音响,后来不知道哪一天买了一整套家庭影院,大大小小音响有7,8个,记得说是美国的牌子叫爱浪音响,那时的所谓美国的牌子都是好牌子吧,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。过后老爸周末就经常在客厅捣鼓他的音响,一大叠cd,有交响乐的有腾格尔有不同乐器演奏的梁祝,一开始会认真的坐在最合适的位置听,距离3m左右的正中央的位置,所有低音高音都到达的那个位置。但是我盘腿坐在左边的大音响前,我认为这样听最爽,能看到音响上灰尘的震动。有时候音乐开的很大声,好像试图听清里面所有的乐器,有时候会开特别小声,那时住大院内也并不安静,周末的杂音快盖住音响的声音。再后来他会坐摇椅上听,以更放松的方式。
说起爵士乐,记得cd封面是典型的萨克斯照片,他听的津津有味,我说我不喜欢萨克斯软绵绵的让人浑身感觉难受。而我现在已经第二天听这个爵士的歌单,难道是因为老了,更喜欢下沉的感觉。爵士乐如果在香味里绝对是皮质的味道。
和ly说起我爸除了带我去超市偷偷买很多零食不让老妈发现,他还会带我去看车,那时北京现代有辆红色的两门小跑,我记得很清楚摆在门口,因为路上也见到过。说着觉得有点好笑,突然发现其实是他想逛街,才带上我。
我在缝皮的时候听这个爵士的歌单,面前点着无味的蜡烛,只是想看到一点火光。ly点起檀香。但是此刻空间里听到的,闻到的和看到的好像不是一个风格让我也觉得有点好笑,很不协调。
今天喜欢站着,弯下身子手臂靠在岛台上,喝茶,吃掉剩下的五块巧克力饼干。今天是阴天,风很大,ly问起我是不是有个风铃,是lf送的,绿色金属管,当时她说音色有讲究,调过。挂在玻璃窗外面,时不时打到玻璃的声音很突兀以外,风铃的声音非常悦耳,有流水,有风,有树叶的沙沙声,还有客厅播放的慢悠悠的爵士乐。
茶包是老早买的lupicia出的the book of tea- the museum,感觉已经过期因为好久好久了,一直忘记喝,每个茶包的包装是一副世界名画。4913 cameron highlands bop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红茶,入口很圆润,不干涩,有厚重的红茶香,包装是乔治 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4666774。当我看到有果味的茶都会比较拒绝,5257 apple tea只有轻微的苹果肉香,主调还是红茶,单喝很清香。日本的茶好像会更符合亚洲人喝茶的习惯,口感不会太跳跃,会圆滑许多。
姜味的蜡烛依旧是我最爱,很适合集中精神。然而站久了脚板有点疼,腰有点酸……
lockdown期间,ck发来的老本行教学视频。qy发来她制作的vlog,很轻松,结尾太暖。用视频的方式记录比照片来的更有质感。
mia走了。愿她在天堂安好。
小红也走了,特意挑了中午的时间路上车比较少,走本地小路绕道去newlynn车行,小红一路在发抖,一路都踩不上油门,还好的是路上的车真的不多,红绿灯的时候起步不起来,慢慢的才加速,开过车行想u turn回来发现倒车踩油门完全没有反应,小路上没车过往,足足躺死在路中间几分钟,踩死油门只后退10cm吧,吓得我一身冷汗,手都是冰的。车行的人说,这个车能开到20万公里的,现在才13万公里已经报废了,火花塞有问题,不值钱了,你没有好好保养她,该换的零件需要换的。最后给了我500纽币现金。
2012年从英国回来就换了小红,买的时候大约47000公里,经常自己开车出去兜风,上山看夜景,考的full,去coromandel开山路,去gisborn,去了不少地方。
lockdown前邀请之前公司的同事来家里。
lyn带我去了一家northcote cafe,叫Clarence rd eatery,隔壁是一间电影院,对面是一间二手家居店blikfang & antique,路边能看到橱窗里复古的矮柜,烛台,墙上挂着一副单线速写,当时店关门了因为店主还在休假中。后来为了这幅素描我特意等开店回去问了价格,1200纽币,望梅止渴。
lockdown的前一周?去了zxr家聚会,头一次玩分手厨房的lh,协调力为渣,灶台起火的那一段,笑到下巴脱臼。
标准的ringo down dog。shawn the 小鲜肉。
大自然中的紫红和草绿。
体重一直在飚,想说一天两顿,早餐和午餐,晚餐就不吃了,能不能控制一下体重。下午做了鸡翅咖喱,很下饭吃了一大碟,心想晚上就不吃了。没想到到了晚上嘴馋,那就吃一碗咖喱不吃米饭,吃完一碗觉得实在太好吃了再来一碗,还兴致勃勃的在群里说。也没想到当我站起来的时候一阵头晕,恶心,看看自己的肚子,头一次见那么鼓,稍微直起腰就想吐,ly说你别躺着,去门口走走。我二话不说赶紧换了鞋,晕晕沉沉的出门了,感觉头很重啊,很担心反胃走的很慢。在门口道上来回走了至少5回,不记得了,还好这种时候不会有来往的邻居,不然看到一个弯着腰蹒跚的会不会以为是丧尸……最后我实在不想走了,特意找了个有很多落叶的地方蹲,怕自己不行了可以吐在角落,蹲久了蚊子就来了,咬了手指关节,痒啊,起来回家了……
嗯。
偶然想起没有看过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的,北京女子图鉴看到第二集看不下去了,除了物质金钱我真的看不到值得看下去的理由,虽然说这就是真实但是拍摄的方式让我觉得很琐碎没有美感。后来我就停止了,上YouTube想找有没有5分钟讲解上海的也没有找到。索性回去看东京的。
剧的结尾,独白说道,“大家就像随着时光流逝一般的变化着,然后找到各自的归属……小小的幸福,那时候觉得这样的幸福太渺小而感到悲哀,于是放手了,现在已经懂得这样的小幸福多么得来不易,至今为止所发生的每一件事,大概都是为了重新认知这个道理而绕的远路吧。……没有女人会像小时候读的童话那样,女孩子的未来是明亮的,绫你的人生是完美结局,为你起立喝彩的,无论何时都被放眼于高处的这个城市里,像我这样贪婪读女人们,百分百不会满足于眼前的幸福,但又无数次的劝告自己适可而止,就这样,一步一步,向前走着,不知满足,贪婪的女人们,只有把这份嫉妒也当做人生调味品来品尝,才算是真正的都市女人……(迎面走过来一个穿着皮草,挽着伴侣,背着xx牌挎包,带着夸张耳饰的气质更精致的自己,绫不禁回头一直看,镜头从对面的她出现以后一直都是慢动作,对着绫微笑着,骄傲的转回头,短暂的音效结束后是真空,绫回过神来,周围才慢慢出现鸣叫和附近游乐场的人说话声)一起加油吧,一步接着一步,因为想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……”
片尾曲唱到,高智商的他,和他很像的我,命运的开始是,东京,东京,东京,做梦都会看到,就算是像沙堡一样的城市,会有脚印留下在,东京,东京,东京。
这是看东京女子图鉴的第四遍了,不过在之前第三遍的时候是从绫大约30岁那集开始看的,也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,这次看开头都忘记不少剧情发展了。到了结局就容易想起第一集开头老师问绫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将来想做什么。这个问题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活是2014年,是xy问的,问住我了。东京女子图鉴女主角绫的心智历程,也只是一个缩影,30岁之前去过xxx餐厅就是好女人这样的设定,不就和父母说xx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是一样的吗,如果没有,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失败。看了知乎的评价,这篇:为什么说《北京女子图鉴》比《东京女子图鉴》更适合中国女性观众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5521431?utm_source=ZHShareTargetIDMore&utm_medium=social&utm_oi=620343583971086336
我明白其实两个剧想阐述的价值观是很相似的,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而已,我看不下去北京的或许是知道最符合大众的,东京的表达很华丽只是我是幸运的女孩,看得到社会的残酷却没有感受过,这样比较简短隐晦的,更有诗意的去描述欲望,话说到合适的地方。
那下一个我想要什么。